欢迎来到抖树网络
Time:

您的位置: 首页 >> 财经新闻

叶志雄(对话代表新中国记者走进联合国的叶志雄:忆当年倍感荣幸骄傲)

2024.06.02 来源: 浏览:

1971年10月25日,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性多数通过决议,决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权利,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代表是中国在联合国的唯一合法代表。

“50年过去了,许多情景我现在仍然历历在目。”当时随中国代表团赴联合国的唯一文字记者叶志雄,日前接受了南都、N视频专访。叶志雄祖籍广州,作为新华社记者随团出访时正值壮年。如今,年近九旬的他语调依然铿锵,回忆行前受周总理接见以及代表团抵达纽约后刮起的“中国风潮”,眼中闪着光亮。

在叶志雄看来,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反对霸权主义,倡导多边主义,捍卫联合国权威,是当前世界各国的紧迫课题。”

对话代表新中国记者走进联合国的叶志雄:忆当年倍感荣幸骄傲

叶志雄。

【对话叶志雄】

“轰动全球的大事”

南都: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前经历了什么?

叶志雄:中国是联合国创始国和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但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以后,却被阻挡在联合国大门之外,原因是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的冷战思维。从1950年到1960年,美国操纵联合国对中国席位问题暂不讨论,1961年到1971年,又以中国席位问题属于重要提案,需要2/3多数票的高门槛使得主张新中国恢复席位的提案年年无法通过。

直到1971年10月25号表决联大第2758号决议时,美国还企图以夜深人乏为借口想推迟表决。但大家都知道,最终还是以压倒性多数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席位并且“驱蒋”的决议,当时台湾的所谓代表灰溜溜地退出会场,坦桑尼亚常驻联合国代表萨利姆等在会场欢欣鼓舞,跳起舞来。

这是轰动全球的头等大事,是新中国外交的重大突破、重大胜利,也是二战之后世界形势的重大变局。

南都:1971年取得的这一突破,有哪些促成因素?

叶志雄:新中国能在1971年重返联合国,根本上讲是历史潮流不可抗拒,大势所趋。

具体的看,第一是新中国的建设成就已打下基础,又经历了朝鲜战争、中印边界冲突、保卫珍宝岛等战火的考验,当然还有大家熟悉的“两弹一星”。新中国站起来了,而且站稳了脚跟。第二是亚非拉民族独立斗争的胜利。有了77国集团、不结盟运动等,第三世界国家在联合国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这也是“两阿提案”(联大第2758号决议)的基础。第三是世界战略态势的深刻变化,中美都高瞻远瞩地做出了战略调整,相向而行。这一点也反映到联合国内,一开始是美国操纵垄断,上世纪60年代又演变成美苏争霸。70年代,以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为标志,联合国内第三世界的声音空前高昂。

对话代表新中国记者走进联合国的叶志雄:忆当年倍感荣幸骄傲

1971年10月30日出版的《人民日报》头版,大篇幅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消息。

从北京到纽约

南都:时任联合国秘书长吴丹发来电报邀请中国政府派团出席联大后,1971年10月29日,中国政府宣布参会。11月5日,周恩来总理接见赴联合国代表团成员。期间你与总理有过什么样的交流?

叶志雄:周总理日理万机,当年10月刚接待过埃塞俄比亚皇帝访华,我当时也参加了接待班子。11月5日这天总理接见代表团,我看到他显得有些疲惫,但是双目炯炯有神。接见从晚上7点持续到午夜12点。

周总理平易近人,逐个问话,他问我曾经在什么国家常驻,对这次报道有没有信心?我回答,我曾在伦敦常驻五年,一定有信心,一定要把工作做好。夜深了,服务员端上来一碗碗热汤面,大家感动地说,这是周总理请我们的,高兴地吃了起来。

南都:身为随队的唯一文字记者,途中你有什么观察和感受?

叶志雄:总的感觉是我们代表团是胜利之师,充满胜利的喜悦。11月9日,周总理等党和国家的领导人、60多个国家的驻华使节,还有各界群众代表共计4000多人到机场为代表团壮行。代表团浩浩荡荡从北京去上海,转乘法航,经过仰光、卡拉奇、雅典、开罗,到巴黎过夜。沿途有关国家官员和友好人士都到机场热情迎送。

11月11日,代表团到达纽约,联合国秘书处代表、联大2758号决议的提案国及其他友好国家常驻联合国的代表,还有爱国华侨华人和大批的媒体记者已经在机场等候迎接了。

对话代表新中国记者走进联合国的叶志雄:忆当年倍感荣幸骄傲

1971年11月11日,以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为团长、黄华为副团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抵达纽约。图为乔冠华团长抵达纽约后,在机场和友好国家的代表们握手。新华社发

代表团的车队去罗斯福旅馆下榻的时候,我看到沿途不断有人挥手致意,有的还伸出“V”字型胜利的手势。在旅馆内,有不少人同我这个新中国的记者热情地交流。联大主席马利克请知名媒体共进午餐,我也是主宾之一。

纽约的市面上,湖南餐馆排起了长队,梅西百货打出了卖中山服的广告。另一家公司索性开设了中国专柜,有的学校还办起中国日、中国周,学生在模拟联合国活动当中以“代表”中国为荣。我怀着极度兴奋的心情发出了抵达纽约之后的第一篇通讯:《欢迎您,七亿中国人民的代表》。

“乔的笑”与讲话

南都:1971年11月15日,乔冠华率领中国代表团出现在联合国会议大厅,首次坐到置有“CHINA”名牌的席位上,世界瞩目。当时会议厅内是怎样的一番情景?

叶志雄:11月15号10时15分,中国代表团在热烈掌声中步入会议厅就坐,各国摄影记者蜂拥而上抢拍这个历史性镜头。

中国代表团团长乔冠华,副团长黄华,代表符浩、熊向晖、陈楚,加上一位翻译,在中国席就坐。

这次大会原本是讨论裁军问题的,只安排几个国家代表做礼节性的欢迎词,不料各国代表争先恐后地报名发言。57国的代表从上午讲到下午6时40分,大会变成了欢迎中国代表团的专门会议。匈牙利代表还用中文发言,智利代表热情地朗诵起毛主席诗词,“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这些欢迎词不仅表达了友好情谊,更是各国对华态度乃至对世界大局看法的展示。

联大2758决议表决时正好是基辛格第二次访华。决议通过后,北京时间10月26日,基辛格出发回国,乔冠华为他送行时风趣地问,新中国什么时候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呀?基辛格说,可能明年吧。可见,美国打算拿这个事情作为1972年尼克松访华时谈判的筹码。

1971年11月15日,在联大会议厅围住中国代表团的外媒记者问乔冠华那一刻的心情,乔冠华仰头开怀大笑,这张照片后来成为新中国外交的经典一幕。

对话代表新中国记者走进联合国的叶志雄:忆当年倍感荣幸骄傲

南都:11月15日,各国代表致欢迎词后,乔冠华登上联合国大会讲坛,据说当时全场屏息静听。你对他的讲话有何印象?

叶志雄:不卑不亢,旗帜鲜明,中肯说理,翩翩自如。他阐述了中国政府在一系列重大国际问题上的原则立场。他强调:“我们主张,任何一个国家的事,要由这个国家的人民自己来管;全世界的事,要由世界各国来管;联合国的事,要由参加联合国的所有国家共同来管,不允许超级大国操纵和垄断。”

新中国以及支持新中国的亚非拉各国奋斗22年、斗争22年,才迎来这个伟大的胜利。乔冠华团长发言之后,有30多个国家的代表来到中国席前,同乔团长握手致意,这在联大历史上恐怕是罕见的。到了1972年,英国、日本、德国等国先后同中国建交、复交、升格,新中国的外交打开了新局面。

对话代表新中国记者走进联合国的叶志雄:忆当年倍感荣幸骄傲

1971年,在联合国大会会场上。左一为叶志雄,左二为摄影记者钱嗣杰。受访者供图


“联合国是世界的镜子”

南都:你作为新中国首位驻联合国记者,连续报道了三届联大,你对这段经历有什么感悟?

叶志雄:那次历史性的重大报道是一次“遭遇战”,又是单兵作战,困难是相当大的。每天只能睡三四个钟头,一直坚持奋斗50多天。历史责任感和拼搏精神,广交朋友和不断总结经验,使我还算不辱使命。当然,也有客观条件的局限和主观努力的不够。今天回忆起50年前那段风云激荡的岁月,我感到十分荣幸,我更为我的祖国感到无比骄傲。

我深深地感到,联合国是反映国际风云的镜子,是各种力量博弈的战场,是宣扬正义主张的讲坛,是协调国际合作的平台,是和平稳定、合作发展的基石,是维护二战成果的支柱,是避免重蹈覆辙的保证。今天,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声望举世公认,中国对联合国的积极贡献也是有目共睹。中国是联合国的忠实参与者、积极贡献者和坚定捍卫者。

南都:在你看来,隆重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有什么现实意义?

叶志雄:个别霸权主义国家对联合国是能利用就利用,例如在世卫组织得出结论否定污名化中国之后,还企图施压,再做有罪推定的所谓溯源调查。他们对自身不利的就连续“退群”,包括巴黎气候协定、伊核协议等;遇到阻力就索性绕开联合国单干,例如不顾安理会反对,纠集盟国发动伊拉克战争。最典型的是自相矛盾地既一直拒绝参加《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又加以篡改,大搞所谓自由航行、自由飞行的霸道行径。

我认为,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不容破坏。联大2758号决议的“一中原则”不容篡改,反对霸权主义,倡导多边主义,捍卫联合国权威,是当前世界各国的紧迫课题。

出品:南都即时

采写:南都记者 林子沛 实习生 陈丽玲

Tags: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