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抖树网络
Time:

您的位置: 首页 >> 财经新闻

樊建平(献策高质量发展樊建平:强化创新链和产业链的三种创新实践)

2024.05.30 来源: 浏览:
献策高质量发展!樊建平:强化创新链和产业链的三种创新实践

2月18日,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深圳召开。在大会专题研讨环节,4位院士专家、政府代表围绕“以应用和成果转化为牵引,深化产学研合作,推动以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创新”话题分享经验。

其中,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深圳理工大学筹备办主任、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创院院长樊建平以《强化创新链和产业链的三种做法——深圳先进院和深圳理工大学的创新实践报告》为主题进行汇报分享。

招聘800余名海归人才组建团队

77位入选全球2%科学家榜单

樊建平首先介绍,他在2006年从北京到深圳筹建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2018年负责依托先进院筹建深圳理工大学,18年来伴随着深圳和大湾区产业的不断升级,研究院和大学也经历了从工程到技术再到科学的转型发展之路。

“产业链对创新链不断提出新要求成为我们布局新方向的动力,产业链上缺什么,我们就去研究什么;同时我们也不断尝试新举措来解决产业中的痛点卡点堵点,不断强化创新链和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在解决产业链‘卡脖子’技术和发展未来产业塑造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融城融湾与深圳这座城市共荣共生共成长。”

献策高质量发展!樊建平:强化创新链和产业链的三种创新实践

随后,他简要介绍了深圳先进院和深理工的基本情况及三种产业化做法。

深圳先进院、深理工在筹建和发展过程中,一直致力于打造“人才、科研、教育、产业”四位一体的微创新体系,其中“一流的人才”是“一流科技和教育”的关键,“一流的科技和教育”又是产业发展的关键。

深圳先进院、深理工从全球招聘800余名海归人才组建了超5000人的教育科研团队,77位入选全球2%科学家榜单,累计承担各类经费达200亿元(近几年承担国家基金委和科技部项目数量名列全国科研机构第一),培养了1.3万名研究生(70%在大湾区就业创业),发表论文1.8万篇(去年CNS论文100篇),申请专利1.5万件(PCT专利申请量连续三年全球科教机构第一),孵化联影医疗在内的科技企业达2000家(参股企业近400家)。

樊建平说,深圳先进院、深理工根据科技发展新趋势,依托先进院及中国科学院的科技资源,布局了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算力芯片、医疗器械、生命科学、生物医药、合成生物等交叉学科,不断开辟新赛道、形成新质生产力。6年来,依托深圳先进院筹建大学合作发展的历程表明“科教融汇、产教融合”是一条“1+1>2”的创新之路。

产业化具体做法如下:

做法一:设立“楼上创新楼下创业”新型孵化器形态,加速新型产业落地步伐,利用“蝴蝶模式”形成新质生产力。建设“楼上创新楼下创业”综合体,楼上开展原始创新活动,楼下进行工程技术开发和中试转化,有效打破科研与产业孵化的时间与空间壁垒。在“蝴蝶模式”的牵引下,充分借力“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协同效应,加速“0-1”原始创新成果的高效转化。

做法二:与央企及龙头企业紧密合作,建设国家级产业技术平台,不断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提升产品国际竞争力。依托牵头建设的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已成功研制出全球首台5.0T人体全身磁共振系统,自主研发了国产首台体外膜肺氧合仪。正在牵头建设的国家生物制造产业创新中心及筹备建设的国家集成电路材料技术创新中心,将面向行业卡脖子“1-10”阶段的关键技术,进一步攻关突破。

做法三:牵头组织产业联盟与协会,与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合力攻关产业链与创新链紧密结合的创新项目,提升已有赛道的科技自主自立水平。一是打造国家级产业集群,共建集群网络化共生生态。比如,深圳先进院作为新一代信息集群发展的总促进机构,通过打造“1+N”的集群促进体系,使深圳市新一代集群成为全国“样板”。二是牵头组织多个区域联盟协会,挖掘产业共性需求。比如,牵头成立中国第一个机器人产业联盟及协会,贯通深圳机器人产业链上下游各个环节,在“10-100”阶段挖掘产业共性需求、构筑产业创新高地,助力深圳机器人产业在2022年产值达1644亿元。

期待为大学和科研机构

制定专门法律法规

樊建平坦言,深圳先进院和深理工在过去18年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广东省、深圳市和科学院强有力的领导和在资金政策上的大力支持。未来,他们将继续坚持“科教融汇、产教融合”、深化实践“教育、科研、人才、产业”四位一体微创新体系,继续坚持国际化的一流人才战略,继续坚持以应用需求为导向的考核与激励管理措施,继续坚持建设“创新无极限”的文化氛围。

汇报分享最后,樊建平提出2条建议:一是在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过程中,应进一步密切大学、科研机构、设施、产业之间的距离和关系,可委托大学管理运营科研机构和设施,建立以大学为核心载体的科学城,打造新时期先进技术策源地。二是为大学和科研机构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进一步放宽管理自主权,探索新时期体制机制改革的广东范例。

采写:南都记者 伍曼娜

受访者供图

Tags: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