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抖树网络
Time:

您的位置: 首页 >> 财经新闻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一句“你不理财,财不理你”,害了多少人)

2024.04.16 来源: 浏览:

什么时候开始理财比较合理?

我们经常听说“你不理财,财不理你”,似乎是越早越好,前人希望通过这句话唤醒人们的理财意愿,但是有了意愿,就一定能得到想要的结果吗?换句话说,“你若理财,财就理你”?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带着美好愿望开启理财行动的人,大多数却折戟沉沙,懵懵懂懂的开始行动,不仅没有任何好处,反而还害了他们。

我的前同事东阳就是个典型的例子,2005年大学毕业,我们一起校招进了一家上市公司的业务部门,他是个能说会道的北方人,由于能力出众,实习期刚过,就被分配到了最强的业务组,开始独当一面。

转眼到了2006年初,有一天,他拉着我进了办公室,神秘兮兮说让我看个东西。打开电脑,输入一串账号和密码之后,他指着一个页面说:你看看,牛不牛。我凑过去一看,页面写着:中金岭南,市值***,盈利***,没等我看清楚,他一把抢过鼠标,兴奋的说,今天又涨停了,我一天就赚了1000多,一个星期挣的比工资还多。我终于明白,原来他在炒股票。东阳建议我开户,说带着我一起理财致富,但是由于工作太忙,就搁置下来了。

从那以后,我发现他出去见客户的时间少了,要么待在办公室,要么待在公司附近的网吧,不停倒腾他的股票,可能由于股票涨跌的缘故,他也逐渐变得喜怒无常,年底评选优秀员工的时候,他没有被选上。

到了2009年我离开公司转型到金融行业的时候,同期入职的很多同事都升到了关键部门或者关键岗位,只有东阳还是个基层业务员。

这件事情给了我很大的触动,过早的接触到理财工具(尤其是股票等高风险产品),却没有理财技能做支撑,对人的残害是巨大的。作为推广财商的践行者,我更愿意说:你乱理财,财不理你

像东阳这样的年轻人很多,他们天资聪颖,勤奋好学,本应该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挥作用,建功立业,却因为错把投机当投资,耽误了前程。

一句“你不理财,财不理你”,害了多少人

理财是我们规划生活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是仅有理财意愿够吗?

理财意愿对于理财结果究竟有多大的效用,其实很好评估,正如我在下面这张图所画的:如果你的理财意愿产生了,但是理财技能或者运气不够的话,还不如不理财,毕竟,“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很骨感”,如果只凭着理财意愿去资本市场拼杀,大概率会成为他人镰刀下的“韭菜”。

一句“你不理财,财不理你”,害了多少人

按照理财意愿和理财技能(运气),我把人分为四个象限:

第一象限,典型的有意愿有技能的人。他们很早就看到了投资理财的本质,在不同的市场低买高卖,通过股票、房产等投资工具获取高额的收益;

第二象限的人几乎没有理财意愿,但是运气很好,比如早年买房的人。十年前我们经常可以在新闻上看到适龄青年们为了结婚,不得不举债买房的例子,当年为了房贷压力山大,但是现在回过头看,他们对妻子和丈母娘估计只有感恩。

值得注意的是,第二象限的人几乎只能通过房产致富,这是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独有的红利,如果他们选择其他投资产品,则很有可能掉入血本无归的第四象限

第三象限的人没有理财意愿,保守的把家产全部存在银行,无论是定期还是活期,他们都不会有太高的收益,慢慢的承受通货膨胀对资产的侵蚀,2005年的大牛市开启之前,大部分人都处于这个象限。

最惨的是第四象限的人,对于理财,他们很早就有所察觉,但是无奈技能没有跟上。如果运气好,他们选择买房,会爬升到第一象限,但不幸的是,他们选择了股票、外汇或者其他高风险的投资品,所以他们也就成了名副其实的接盘侠,如果技能始终没有提升的话,会一直血亏,直到失望的退出市场,回到第三象限,至少通货膨胀没有追涨杀跌来的残酷。

所以,相比于理财意愿,理财技能(财商)要重要的多,否则,空有意愿,你会变成战场上裸奔的人。

那么,普通人应该如何开始理财呢?

大多数人学理财,一来就侧重于产品,买股票?买基金?还是投资P2P?

如果把理财当做一个系统的话,我建议从学习黄金圈原则开始入手。

什么是黄金圈?(见下图)

黄金圈法则是由营销专家西蒙·斯涅克提出的,本质是希望人们明确做事情的原则。

一句“你不理财,财不理你”,害了多少人

普通人做事情的习惯往往先考虑做什么(What)?

例如对于理财,很多人上来就会问,买什么理财产品收益高?

然后会考虑怎么做(How)?

由于没有经验,大多数人会采用模仿的办法,找身边的人寻求帮助。于是,如果你身边刚好有买P2P的,你大概率会去买P2P,如果运气好一点,有买茅台的,你就会跟着去买茅台。

到了最后,如果你的P2P爆雷了,你才会来思考Why的问题,为什么我要买P2P呢?是我太过轻率,还是交友不慎,更或者,我是不是要了解一下互联网借贷的风控体系,重头再来?

这类以产品为始的思维方式,容易陷入本末倒置的状况,要么人云亦云上当受骗,要么不能在合理的时点买进或者卖出,久而久之,连续亏损导致对理财望而却步,退守到第三象限。

而拥有黄金圈思维的人,则会形成系统思维,会由内往外思考。

首先他们会问自己,我为什么要理财(Why)?这件事情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有可能是为了养老,也有可能是为了换大房子,或者是为了孩子教育储备资金,不管怎么样,通过Why的提问,他明确了理财目标,

有了明确的目标,开始走第二步,我怎么样才能做到?

关于How的问题,拥有黄金圈思维的人,看中的是方法。与普通人从What(产品)出发不同,拥有黄金圈思维的人会更注重潜藏在产品下面的特质,比如风险如何,收益怎么样,是否适合自己,他们也会去请教身边有经验的人,但寻求的帮助不是买哪只产品(因为还没到What),而是会侧重于为什么做出这样的选择。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逐渐明确自己的风险偏好,适合的产品类别。

然后顺利走到第三步——What,选择什么产品?

到这一步,拥有黄金圈思维的人会非常理性,首先,他们的理财目标已经很明确了(Why),例如养老,这个需求就确定了产品风险不能太高,除此之外,资金可以使用较长的时间,于是,年金险,低风险的债券,或者定投基金,就进入了他们的产品选项,至少,不会有大的偏差。

通过对比上面使用黄金圈法则的投资者和普通投资者行事原则的不同,我们很容易看出孰优孰劣,原则确定人的行为方式,不同的行为方式导致不同的投资结果。

我们经常听到炒股的人抱怨“本来都赚了很多了,最后卖的时候居然还亏了钱”,这也是典型的从外到内的思考方式,如果不想清楚自己的目标,即使短期赚了钱,长期来看,也会亏回去。

最后,送出经典的理财金字塔图,无论是哪个段位的投资者,不要因为股票有可能每天涨10%,就把所有的钱都投在股票上,也不要因为过去房子涨的好,就把钱都换成房子,投资理财一定要遵循配置原则。关于资产配置的操作原则,我会在后面的文章逐步分享。

一句“你不理财,财不理你”,害了多少人

敬畏专业,明确自己的能力边界,才有可能保值增值。

更多金融趋势分析、投资技巧讲解、理财知识,理财课程,请关注公众号“亚洲财经商学院”

想深入了解“股权投资项目”“固定收益投资项目”,可以私信小编。。。。

Tags:
友情链接